加快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多项举措值得期待 开放满足跨境投资需求
2025-05-14 04:52:22 - 时尚
4月24日,加快举措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上线实施,资本值这是市场双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。
专家认为,开放今年以来,多项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稳步推进。期待在加快推出并落实各项开放举措政策信号下,加快举措未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望提速。资本值通过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,市场双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源配置功能,开放满足跨境投资需求,多项服务实体经济。期待
双向开放稳步推进
从渣打证券获批成为国内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,加快举措到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资本值范围扩大规则发布,再到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上线……今年以来,市场双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稳步推进。
外资准入不断放宽,外商在华投资展业步伐加快。1月19日,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设立渣打证券(中国)有限公司的批复,渣打证券成为国内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。此外,外商独资基金公司不断扩容,施罗德基金、联博基金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相继获批。
为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跨境投资需求,沪深港通标的持续扩容。3月3日,上交所、深交所分别发布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、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。伴随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大规则发布,3月13日,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迎来大规模双向扩容。沪股通标的增加598只,至1193只,市值覆盖率达到90.94%;深股通标的增加436只,至1336只,市值覆盖率提升至86%。
扩容以来,很多新增标的受到市场青睐,北向资金趋势性净流入。专家表示,此次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大,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需求,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入市,推动资本市场实现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。
互联互通跨境投资效率进一步提升。4月24日,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上线实施。“此举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对冲内外盘市场风险,提升交易效率。”中原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周建华说,以目前南向资金、北向资金日均300亿元至400亿元交易额水平来看,预计全年可增加8000亿元至9000亿元交易额。
推动国内指数“走出去”
推动国内指数“走出去”,提升本土指数国际影响力是资本市场开放的一大特征。
4月18日,深交所表示,近日,深交所与泰交所开展指数行情展示合作。3月24日,上交所也与泰交所开展指数行情展示合作,这是上交所首次与东盟地区交易所开展指数领域合作。
“沪深交易所推动指数‘走出去’,提升了国际投资者关注沪深两市指数的便利性,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与产品配置,有助于提升中国本土指数的国际影响力。”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杨超说。
借力资本市场“走出去”,当前,A股上市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(GDR)的热情仍在延续。
GDR既为中国企业“出海”提供了新路径,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的新窗口。沪深交易所明确,将继续稳妥推进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扩大实施,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赴境外发行GDR。
相关机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4月13日,14家企业成功发行GDR,募资总额50.37亿美元,平均每家募资3.6亿美元。
3月31日,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实施。对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统一实施备案管理,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,利用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。
“规则提高了境外上市制度的包容性,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。”摩根大通证券(中国)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主管郑振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规则明确了相关业务操作执行时间,流程透明可预期,促进企业境外上市顺利进行。
开放举措有望持续优化
加快推出资本市场开放举措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20日在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上表示,中国资本市场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,加快推出并落实各项开放举措。
互联互通机制将不断优化。“日前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、中国证监会、中国银保监会就如何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,南向通纳入人民币柜台买卖是重点之一。”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多维度对外开放料加快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负责人近期在会见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时明确,全面深化改革,持续推进机构、市场、产品多个维度的对外开放。
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所长陈雳看来,未来资本市场开放将在优化基础制度建设、扩大交易产品范围、加强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力。“资本市场将大幅推进基础制度改革,引进国际优质资源,促进双向交流,包括扩大交易产品范围,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等;中国市场各项制度规则标准也将与国际市场标准不断融合,强化跨境监管合作,更好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。”他说。
风险防范和监管能力将持续提升。“在新发展格局下,资本市场开放应兼顾开放与安全的关系。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,一方面,不断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,大力推进基础制度变革,引进国际优质资源,促进双向交流;另一方面,审慎监管,同步引进国外先进的市场监管经验,增强风险防范能力,加强对跨境投资行为和资本流动的监测、分析研判,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,坚持放得开、看得清、管得住。
标签:资本市场|双向开放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- END -
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)今年以来,早教、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“职业闭店人”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9月9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“职业闭店人”的惯用套路,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
亚行与CFPA签署5000万美元贷款协议

8月22日,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CFPA)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、金额为50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。这是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小额信贷领域发放的首笔非主权贷款。贷款将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中和农信项目管
“保壳”大限临近 私募规模半年大增5000亿元

“保壳”大限临近,逾4800家私募或被清理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低迷,公募基金规模半年缩水4000亿元,不过证券私募基金虽然上半年近八成亏损,但规模却增长了5000亿元。而包括私募
史上最大规模私募清理启动 近万家空壳私募出局

昨天,私募圈备受瞩目的“空壳”私募清理大限如约而至。据统计,截至7月31日,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首只产品,这也就意味着,昨天一天有近万家私募机构
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

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《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》显示,2023年上海金融犯罪案件量和人数继续呈小幅下降趋势,与全国水平相当。从北京、上海、重庆等金融机构集聚地检察机关最新发布的白皮书看,当
深交所五天三发捉妖令 三封监管函直指题材炒作

题材股炒作火爆,监管层问询函、监管函齐发,力度加大,措施趋严。一时间,市场上的各路妖股或者停牌自查,或者借回调掩藏形迹,“捉妖令”初显威力。三封监管函直指题材炒作昨天深交所发文
10家券商被股转公司“亮黄牌”包括中信证券等大牌

记者昨天获悉,10家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主办券商,近日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,其中不乏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、华泰证券等行业大腕。据了解,早在2016年3月,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
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冻结? 外管局四度否认

昨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再一次否认QDII(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)额度遭到冻结,这已经是年内外管局第四次对此表态。市场由此猜测并不足为奇,在国内“资产荒”及低风险利率的下行背景下,投
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帅 :躬耕杏坛三十载 甘做教育燃灯者

三尺讲台育桃李,一片丹心写春秋。从教三十余载的他,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、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,在基础教育领域书写了令人瞩目的篇章,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灵璧一中党委书
10家券商被股转公司“亮黄牌”包括中信证券等大牌

记者昨天获悉,10家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主办券商,近日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,其中不乏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、华泰证券等行业大腕。据了解,早在2016年3月,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
市场情绪乐观 国债期货重拾升势

短暂回调修正后,6月30日,国债期货重启升势,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.3%。市场人士指出,资金面平稳跨月,意味着短期一大风险解除,而金融债免税的消息亦提振利率市场情绪;短期看,长债涨幅不小,应
外汇局:未来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基本稳定

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、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21日表示,未来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基本稳定。今年以来,中国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增大,2016年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1248亿美元,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一